另外,在优尼科公司收购案上,通过从高盛集团得到的消息,中海油方面一直在同优尼科公司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最终中海油在这次收购上面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其中包括为了防止中海油在收购后违约,他们需要在美利坚一家银行的专用账户中,存入20亿美元;另外,如果最终优尼科公司被中海油收购,他们需要向谈判破裂的雪弗龙支付5亿美元的“分手费”……

    而在他们这一次的谈判期间,美利坚的议员们,也在继续活跃着……

    6月30号,美利坚众议院投票通过财政拨款修正案,其中规定——“禁止财政部将拨款用于批复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公司”。

    7月11日,两位参议员写信给美利坚商务部,要求审查中海油的贷款是否违背WTO的规则。

    7月13日,美利坚的议会举行了听证会,会议的内容也主要围绕华夏同美利坚利益冲突的内容展开。

    事实上,围绕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所出现在美利坚众多议员们的阻挠,除了其中有雪弗龙的资助之外,还是美利坚此时针对东方大国态度的两派之间的冲突……

    在这一次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的事件之中,美利坚政府方面,包括大统领这边,反而态度比较“中立”;跳出来阻挠的,几乎全部是那些国会的“议员”们。

    其中的深层原因,是在“911”事件之后,美利坚布什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全球防恐”之上,在这个问题上面,他们需要华夏方面的支持,因此在此时,美利坚政府方面的对华政策主要是“接触加防范”,相对来说,合作的氛围更浓一些,希望维持彼此关系稳定。

    而美利坚国内还有着主张“遏制华夏”的新保守派,这一派,是这一次事件中上台表演的主要力量。

    7月14日,优尼科公司召开了董事会,要求中海油和雪弗龙加价,并宣称如果双方都不加价,那么他们准备另觅买家。

    也就在这个时候,联合能源集团的收购团队抵达了美利坚。

    这一次联合能源集团的收购团队,包括由其CEO,曾经在英伦石油(bp)担任高管的埃佩利·辛格尔顿,以及包括法务、会计和公关等团队,都是雇佣的美利坚最顶级的。

    在抵达加州之后,埃佩利·辛格尔顿就同优尼科公司的董事长威廉姆斯进行了秘密的会晤。

    7月15号,优尼科董事长威廉姆斯给中海油董事长付承宇打电话,第二次要求中海油加价。

    7月16号,付承宇回复对方说,可以将收购价格加到每股69美元,但有三个条件——

    一、由优尼科公司来向雪弗龙支付5亿美元分手费;二、优尼科公司要站在中海油的立场游说政府国会;第三,承诺雪弗龙出局。

    但优尼科公司这边坚持加价应是无条件的,双方于是僵持不下。

    到了7月17日,已经同各方有过接触的联合能源集团CEO埃佩利·辛格尔顿公开宣布,联合能源集团将介入到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之中。

    并且他们公布了对优尼科公司的报价——联合能源集团将以65.2美元每股的价格对优尼科公司进行收购,在这一次的收购之中,他们将使用60%的现金和30%的股票完成收购,假如选择现金,将比他们目前的股价溢价5%。

    这样相当于联合能源集团为优尼科公司报出的收购价格在180亿美元左右。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便令本就波折的优尼科收购案更加引人注目起来。

    在联合能源集团高调入局之后,7月19日,雪弗龙被迫加价,报价改为40%的现金,60%的股票,测算下来合每股63.1美元,总报价在175亿美元左右。

    这个时候,事实上中海油的价格优势已经基本丧尖——中海油报的67美元虽然与联合能源集团以及雪弗龙的报价之间,虽有更高的差价,但这一差价尚不足以补偿“政治风险”和“时间成本”。

    失去价格优势的中海油并未急于再加价,而是采用了静观其变的方式。

    后来中海油的董事长付承宇在接受访问,谈及此事的时候说:

    “这时候收购已经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我们无从判断到底多少钱可以完成收购,70美元,80美元,还是90美元?只要不怕花钱,一定可以做成。但这件事的成败已经超出价格因素之外了。”

    到了这一刻,在收购优尼科公司的战场上,主要就是刚刚杀出来的联合能源集团同美利坚第二大石油公司雪弗龙之间的较量了。

    而面对联合能源集团,雪弗龙再想使用针对中海油的战术,拿“国家安全”说事情,就不太可能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