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六百二十一章 谁是奸臣?(求保底月票)(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甚至不敢说话。

  历史上成化朝的纸糊三阁老,就是这种情况,万历朝末年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但这届内阁班子除了赵志皋,都在万历皇帝小时候当过很长时间讲官。

  他们早先与万历皇帝接触很多很亲近,只是近几年交际才少了,所以不至于不敢说话。

  首辅申时行代表群臣问候说:“臣等一年不睹天,今日仰知圣体万安,不胜欣慰。”

  万历皇帝迅速愁苦的说:“朕尚头眩臂痛,下步不方便。今日特为献俘之礼出与卿等相见。”

  申时行又说:“伏望皇上万分保重。”

  万历皇帝忽然冷不丁的询问:“朕闻山西、河南等各地多有矿贼啸聚,地方官为何隐匿不报?开矿的事情,就没人管?”

  在场大学士们都没反应过来,皇帝怎么忽然问起“矿贼”之事?

  这话题毫无征兆,未免也过于跳跃了。

  如果不是先知先觉的穿越者,此刻还真猜不到皇帝在想什么。

  再聪明的政客也想不出,万历皇帝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产生派内监去各地开矿赚钱的心思。

  正在大学士们琢磨,如何回答皇帝这个询问时,忽然有个内监上来,对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低声耳语了几句。

  张诚又对皇帝奏道:“有林泰来在下面上疏。”

  这个奏报,打断了君臣之间的交流。

  万历皇帝稍稍愣了愣,吩咐说:“你们司礼监先收下看看。”

  但张诚却又强调说:“林泰来想要辞官。”

  正准备讨论“矿贼”问题的君臣齐齐愕然,这林泰来又搞什么幺蛾子?

  献俘大典刚结束,你这最大功臣就闹着辞官,是几个意思?

  说不好听点,这不就是打皇帝脸吗?

  感到脸面有点挂不住,万历皇帝便喝道:“将他叫上来!”

  在外面等待的群臣终于看到,林泰来经过“交涉”后,也被召上去了。

  再联想起献俘典礼之前,林泰来那骄横的嘴脸,不是傻子都能预料到,肯定会出事。

  午门上面的五凤楼前,申首辅已经反应过来了,心情忽然有点慌!

  林泰来怎么能辞官呢?如果林泰来辞官走人,自己岂不又成了活生生大靶子了?

  还有,大功臣在献俘礼后辞官走人非常少见。

  如果舆情认为是被自己这首辅逼走的,那自己不就比肩秦桧了吗?

  这样十分影响自己的历史评价啊!申首辅之前真的没想到过,林泰来竟然还可以辞官。

  用辞官要挟别人这种手法,不是自己的特权吗?林泰来什么时候学会了?

  简直就是倒反天罡!

  等林泰来上了午门,万历皇帝劈头盖脸的斥问道:“为何辞官?莫非你以为朝廷亏待了你?”

  对皇帝的话,一定要认真进行阅读理解。

  “莫非是朝廷亏待了你”和“莫非是你以为朝廷亏待了你”这两句话,看着近似,其实完全是两种意思。

  林泰来奏答说:“陛下未曾亏待臣,臣亦感念于心。只是近期心灰意懒,早想辞官归乡。

  又念及还有献俘大典,臣不敢坏了陛下之兴致,所以才一直等待。

  如今献俘已经完毕,臣也就到了该辞官的时候。”

  万历皇帝不听这些废话,喝道:“你细说,心灰意懒作何解释!”

  林泰来奏道:“臣去年奉旨出征,朝廷屡屡有人对臣诽谤污蔑和无端指责。

  臣一开始在西宁不出,被指责怯战;其后接连出兵两次大捷,被指责冒进。

  臣防范拜,被指责苛虐;臣预言拜要反,被指责为构陷;等拜叛乱后,又说是被臣逼反。

  种种类类非议,一年来始终不绝于耳!”

  首辅申时行站出来,开口道:“朝廷议论虽多,但皇上明断万里,并未轻信,你还有什么不满?这不是你辞官的理由!”

  林泰来继续奏道:“臣并未有什么不满,但确实气不过朝廷某些人的行径。

  在臣看来,不明实情就不负责任的大放阙词,对出征大臣只以攻讦为目的,无异于通敌卖国。

  先前臣回京师时,曾一口气弹劾十数人,就是为了制裁此辈!

  那时臣只想着,拼着功劳不要,拼着放弃爵位这样的赏赐,也要整顿风气,以减少以后做事的掣肘!”

  直到现在,在场所有人还是没听明白,林泰来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好像只是把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又重复说了一遍?

  可是事情全都已经翻篇了,再复述又有什么意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