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南星最终还是接受了陈有年的劝告,“那这次就什么也不做了,不给林泰来可趁之机。”

  他已经被降到主事了,这已经是六部里级别最低的属官了,再降就只能去外地当知县了。

  可以说,完全没有抗风险能力,还是老实点。

  陈有年又安抚说,“我们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在制度框架内,堂堂正正的向前推进。”

  陈有年指的就是将要召开的吏部部议,主题肯定就是初步拟定候选人名单。

  在六部的部议里,以吏部的部议最为重要,或者说最为被人关注。

  因为吏部部议讨论和决定的人事动向,对其他部门影响力巨大。

  户部情况有点类似,对其他部门也有巨大影响力,所以户部在六部能排第二。

  在这特殊时期,参加人事问题部议的人员不多,有右侍郎王用汲、文选司郎中陈有年和文选司员外郎、以及考功司郎中林泰来。

  这是林泰来第一次参加部议,比较可惜的是,在人事选用方面,他的发言权重并不高。

  毕竟这是文选司的主力业务,考功司只能算是协助部门。

  所有官职都有一定任职条件,越是重要的官职,任职条件越苛刻。

  如果弄不清任职条件,胡乱推荐人选,那是要闹大笑话的。

  比如说朝廷坐堂兵部尚书,近几十年有个惯例是由宣大总督或者蓟辽总督回朝担任。

  若推荐个工部尚书迁转兵部尚书,就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

  而吏部尚书按惯例,一般由其他部二品尚书、或者同品级都御史里面迁转而来。

  而且必须是资历很深的实职正二品部院堂官,资格比较浅的就不能考虑在内。

  也有吏部侍郎直升吏部尚书的例子,但这是很少数的情况,不被视为常例。

  王用汲放下茶盅后,对文选司陈有年说:“关于吏部部正堂,有多少合适人选?”

  陈有年作为老铨政官,对人事很熟悉,立即开口答道:

  “符合惯例的合适人选有刑部尚书陆光祖、工部尚书宋、南京都御史孙丕扬。”

  首先这三人都是实职正二品部院堂官,其次资历都很深,分别是嘉靖二十六年、三十五年、三十八年的进士。

  而相比之下,内阁申大、王二才是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比上面三人都晚,王三赵四更晚。

  户部王司徒没被提名,原因是“避嫌”;礼部尚书于慎行没被提名,原因是“资浅”。

  毕竟于慎行去年才当上尚书,年科是隆庆二年,比前面几个老部院堂官差的太多了。

  所以陈有年提名陆光祖、宋、孙丕扬,固然是私心作祟,但在专业性上也挑不出毛病。

  王用汲又问林泰来:“可有补充的人选?”

  林泰来深深蛋疼,与清流势力深耕多年比起来,自己的根基还是薄弱啊。

  他这边的人物里,竟然提不出资历比得上陆光祖、宋、孙丕扬的人物。

  阁臣、吏部尚书与其他官职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十分讲究资历。

  那些资历相差太远的,提出来只能是自取其辱。

  想来想去,林泰来只想到一个左都御史吴时来资历也够老,可这是申首辅的党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