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正文卷第二百三十四章夜话扬州虽然从苏州到扬州距离不是特别远,交通也很方便,六七天可到。但调集五百人去扬州这项活动,花费仍然不小。

  据林大官人估计,行动成本至少在千两白银左右,这笔钱都要社团来承担。

  如果当初林大官人肯拿出这笔钱,早把苏州花魁白美人买下来了。

  但事件性质和长远收益不一样,林大官人身为社团首领,宁愿花一千两银子抽调五百人去扬州,也不会在花魁身上砸一千两。

  因为长距离拉练和去外地客场作战,对社团成员而言,是一种很难得的、全方位的锻炼机会,可以非常显著的提高社团成员的组织力,从长远来说具有很大收益。

  所以一千两经费可以用来锻炼社团成员,却不值得浪费在女人身上,这是一个成功社团首领的基本素质。

  夜晚时候,五百人团的正副头领高长江和于恭敬坐在征途的岸边,喝着小酒,畅聊未来。

  几杯酒下肚后,高长江若有所思的说:“你觉得,坐馆有没有在扬州开分堂的心思?”

  于恭敬从没往这方面想过,吃惊的问道:“不会吧?我们又不是官府,在外乡怎么建分堂?”

  毕竟这时代总体上还是乡土社会,大部分地方的基层权力是和乡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小“位面”。

  社团这种组织不同于商帮,它需要攫取基层乡土的权力,所以稍微动脑子想想就能明白,社团很难在外乡扎根。

  高长江却说:“出发前我研究过扬州的风土人情,扬州这个地方与别处不太一样。

  国朝初年,扬州残破,户籍无几,人口凋零,完全没有前朝和今日的繁华。

  其后太祖高皇帝大批迁移苏州人充实江北,所以扬州府境内州县很多人祖籍都是苏州。

  其后盐业实行开中法,输粮于边镇才能换取盐引,又有大批大批的山西、陕西人为了就近支盐来到扬州。

  再往后来,徽商兴起,又有非常多的徽州人为了经商,移居扬州这个交通要冲。

  如今这扬州城人口来源多样,迁移频繁,而且盐业、商业极为发达,与乡土联系紧密的农业却又差点意思。

  所以在如今的扬州城,风土人情与其他地方真不一样,乡土意识比别处弱很多。

  更直观的说,扬州城里就没有那么明显的本地人与外地人区分。甚至可以说,城里百姓往上翻几代,全都是外地人。

  这么想过后,你是不是也觉得,想在扬州城建立分堂,并不是不可能?”

  于恭敬大吃一惊,下意识的反问道:“坐馆大动干戈出动五百人奔波四百里,难道真有这个心思?”

  高长江答话说:“不好说,就算这次只是试探,但坐馆从此手里有了几百个了解扬州城的人,那以后发生什么都有可能。”

  于恭敬只能说:“如果真是这样,坐馆的格局真大,竟然想向外地扩张开分堂。”

  高长江叹道:“坐馆格局到底有多大,只怕你我都想象不到。”

  扬州城是江南地区的北方门户,是大运河的咽喉,是地理独一无二的交通要冲,还是财富聚集的商业大都会。

  林坐馆如果真想在这里插旗,无异于锁住了江左咽喉和经济命脉,所图似乎不小。

  高长江是说书人出身,熟知历史段子。

  若放在隋唐演义设定下,感觉林坐馆起码也得是个十八路反王级别的角色。

  不是反王,谁会琢磨着训练五百人奔袭数百里作战的能力?

  说实话,如果真有五百名能奔袭数百里还不溃散的核心亲兵,再裹挟一批盲流,遇到乱世割据江南问题不大了。

  在同一个夜晚,林大官人与新结识的本地朋友陆君弼、朱讷夏坐着画舫,徜徉在扬州的城河上。

  虽然这时候城河还不叫小秦淮河,但初步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

  这条风景线最大的特点就是桥多,在水面上走一段就能看到一座不同样式的桥,倒也切合了“二十四桥”的名号。

  从功能上说,不修这么多桥也不行,“小秦淮河”直接从中间贯穿全城,为了保证东西交通顺畅必须要修建大量桥梁。

  但林大官人的兴趣没有在桥上风景,也没有在两边万家灯火,更不在身边歌姬上。

  而是不停的与陆君弼说话,打听着种种掌故,比如问道:“伱们扬州城街头的话事人都是什么人?”

  陆君弼迷惑的反问说:“话事人何解?”

  林大官人简单明白的解释说:“遭了灾需要救济或者需要修桥铺路时,是谁来牵头组织?”

  陆君弼恍然大悟,不假思索的答道:“扬州城里做这种事的,都是盐商!

  城中盐商大大小小一百多家,如果街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