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子羽承安等人不能早点看清他们的敌人到底是谁,只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谓黑山贼,是流窜宁江府一代的匪盗,由来已久。

且黑山贼又与其它贼不同。



因宁江府是关北重镇真定府,与开元府中间的必经要道。真定重镇又是关北路防范辽人的第一线,每年至少会有数万禁军从开元换防到真定府。

不只是人员调动,还有往来补给等,使得这条道上人来人往,很多行商的商人,来往过客,走的都是这条宽敞官道。

一来为防范辽人威胁,保证战时补给通畅,二来这条官道国家常年维修,三来是来往行人较多,还有官兵,比较安全。

如此一来,真定府,宁江府,开元府这一条官道,前半段水路,后半段陆路,就成了北方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与边境甚至辽国往来的客商几乎都是走这条,一度繁荣一时。

可慢慢的,这条大道的问题也凸显出来,那就是它靠着太行大山,这本没什么,陆路官道是绕开山走的,而且另往人多,比较安全。



可事情总有变化,从这条官道修好到使用,只安全了不到一年…

在没这条官道之前,北上是走太行山以西的山路小道,小道凶险难走,但沟通边关和辽国。

所以还是有许多人往来,很多当地百姓就为来往客商提供吃食住宿,买卖当地特产,做向导或干些挑东西的苦力为生,路边也慢慢建起村寨市镇,而且不断扩大,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为防范辽国,同时方便禁军换防真定府,保障后勤补给线通畅,上一个皇帝征集数万徭役,历经三年,修起从开元到宁江再到真定的大道,也就是如今官道。

这条大道走太行山以东,前半段水路,后半段陆路,宽敞好走不说,朝廷每年养护,安全方便,不用上高原,省时省力,自然客商们纷纷不走西部小道,改走东部大道。

……

“那岂不是天大的好事。”何芊听她爹说到一半插嘴道,要是别家女子,只怕要被骂了,不过何昭可舍不得骂他宝贝女儿,只是摇头道:“天下没有只有好处的事…”

何府小院中,李长河和何昭对坐在紫檀木案前,何芊坐在一侧。何昭的园子里一株花都没有,都是种不同种类的竹子,看起来单调乏味,缺少趣味,不过看得出何昭是真喜欢竹子啊。

关于江州的事,德公提议他来问何昭。

因为何昭在担任开元府尹之前,先后在剑南路,宁江府任职,比起他那傻儿子王通,德公认为何昭看问题更加透彻明白,所以让他来请教。

李长河大概也想到为什么何昭这么说了。

“为什么不好?官道一通,连通真定府、宁江府、开元府,方便戍卫边关不说,方便商旅,这些地方也会更加繁盛吧。”何芊不解的问,她的想法大概和许多普通人都是一样的。

何昭面无表情,“沏茶。”

何芊不解自己父亲干嘛板着脸,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嘟嘴乖乖沏茶。

何昭喝了口茶,叹气道:“起初先皇觉定大修官道时,朝中许多大臣也是像你这般说的。

不过他们倒不是像你一样真不知道,有些是在那一带有产业,这路修起来对他们有好处,有些则是真为社稷大局着想。可当时的真定知府…”

说到这何昭停了下来,似乎不愿再说…

何芊急了,拉了拉老爸的手臂摇晃:“爹爹后来呢?”

“后来…”何昭放下茶杯,看了李长河一眼:“就在百官赞同,诏书将发时,那真定知府千里迢迢赶赴京城,路上片刻不曾停歇,人到的时候已瘦得跟个猴子似的,灰头土脸,跪在午门外不食不寝,声泪俱下求皇上不要修路。他说一旦路成,天下大乱,朝廷就要准备出兵平乱了。”

何芊一脸不解的看着自己父亲,脸上全是好奇,“为何会大乱?真的大乱了吗…”

“当时自然无人理会他,大修官道是朝廷皇上和大臣们一致决定的,全国上下许多人也支持此事,如此一来木已成舟。”何昭语气沉了一分:“那真定知府姓曾,在午门外磕得头破血流,差点饿死,可先皇还是不见他,还被百姓咒骂,百官厌恶,于是他大哭回去的时候半道跳江自杀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